![]() |
能力1.我會自己穿脫衣服
東湖托嬰中心副主任簡如華老師表示,「自己穿脫衣服」是孩子需要培養的自理能力之一!穿脫衣服與動作發展密切相關,需要鍛鍊孩子的手指肌肉和精細動作才能辦到。孩子從「想要自己穿」到「會自己穿」,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來練習。在教孩子穿脫衣服時,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意願,如果因為覺得麻煩而動手幫孩子穿,反而會抹殺了孩子主動學習的意願,即使褲子穿反了,也要讚美孩子「穿好了!好棒!」以稱讚他獨立完成時所做的努力。
小叮嚀
![]() |
能力2.我會自己上廁所
父母總盼望孩子能夠早點自立。而父母教養上,「如廁的訓練」一向都是最令父母感到困擾的。其實只要用對方式,教導孩子如廁,也能是件輕鬆的事。簡如華老師表示,一歲半至二歲的孩子,最重要的成長大事莫過於「如廁訓練」了。一個成功的如廁訓練包含了父母的態度、孩子的準備及合宜的訓練。
用正向態度取代斥責
![]() |
能力3.我會自己吃飯
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,吃飯時,會想要自己用餐具吃,父母不要因為怕弄髒環境或是吃飯速度過慢而排斥孩子練習。簡如華老師表示,從孩子想要自己餵食開始,父母應該給予正確的進食觀念,讓孩子養成習慣,不要邊吃邊玩。進食過程中,父母需要營造溫馨合宜的用餐環境,並替孩子準備合適的餐具及物品,這些都有助於幫助孩子練習吃飯!
能力4.我會自己刷牙洗臉
![]() |
用對方法,教孩子刷牙也能是件輕鬆的事
如何幫寶寶刷牙,一向是令父母感到煩惱的。一般來說,幼兒的乳牙兼具咀嚼、發音、美觀,以及維持恆牙萌出空間的功能,因此,父母如果能經常注意幼兒乳牙生長的情形,並引導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,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,就可以避免自己的寶寶發生蛀牙或其他的缺憾。根據行政院衛生署針對父母如何幫寶寶刷牙的建議如下:
![]() |
2.牙膏:輔助太小的嬰幼兒刷牙時,如果使用牙膏,容易使刷牙場所受限,加上幼兒一直吐牙膏,也會增長刷牙的時間,引起不耐煩的情緒。當孩子不會將漱口水吞下去時,即可使用牙膏且選用含氟牙膏。
3.刷牙姿勢:可讓幼兒躺在自己的大腿或小腹上,並記得將孩童頭部往左或右偏45°角,以防止孩童口水哽在喉頭。
4.直視分區刷牙:直視刷牙區域,才不致刷痛幼兒牙齦,幼兒口腔的每一個區域,應輕刷15至20 下,刷完一個區域之後,可讓小孩吞一下口水。
5.刷牙力量:幫幼兒刷牙時力量要適中,如過於用力將使孩子因疼痛而逃避刷牙;並且要以短距離振動之方式橫刷前牙。
6.寓教於樂:剛開始替幼兒刷牙時,不要強求刷乾淨,先讓他習慣刷牙的姿勢動作,再逐漸要求刷乾淨。
能力5.我會自己收拾書本、玩具
玩玩具很好玩,但是,一說到要收玩具,孩子就會開始賴皮囉!這時的秘訣是,讓收玩具變成一件快樂的事!父母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吸引孩子,例如:「我們來收玩具,看誰收的比較快」、「我們玩輪流遊戲,媽咪收一個玩具、換你收一個玩具」或是跟孩子說「玩具車累了想要回家休息,它的家在哪裡呢?」讓孩子主動收拾,或是簡單的營造容易收拾的環境,運用一些巧思讓收拾不再是件苦差事。
小叮嚀:要建立孩子收拾玩具的習慣,就要先給玩具一個固定的家,以方便歸位。簡如華老師表示,記得玩具放置位子要固定,除了方便孩子拿取外,也可以養成孩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。
~原文刊載於2010年06月號《媽媽寶寶雜誌》隨書附贈《bobo小天才別冊》;詳細文章內容,請至bobo小天才親子網站 www.bobo.com.tw閱覽